统脱碳诺2年电七国七大欧洲力系采取措施,承
在日前举行的欧洲“五边能源论坛”( Pentalateral Energy Forum,包括德国、国采法国、措施承诺奥地利、年电瑞士、力系比荷卢)上,统脱碳欧洲最大的欧洲两个电力生产国法国和德国,以及奥地利、国采比利时、措施承诺荷兰、年电卢森堡和瑞士在内的力系七个欧洲国家达成协议,承诺到2035年实现电力系统脱碳。统脱碳五边能源论坛成立于2005年,欧洲旨在整合上述七个欧洲国家的国采电力市场。
七国联合声明指出,措施承诺根据认真研究论证并参考国际能源署(IEA)的净零排放路线图,及时实现电力系统脱碳是到2050年全面脱碳的先决条件。因此,七国支持到2035年实现共同电力系统脱碳的共同目标,助力欧洲电力部门2040 年实现脱碳,并继续走上到2050年完成全方位脱碳的宏伟道路。
七国还商定了实现既定目标的七项原则:
——能效优先和节能:在可能的情况下,“能效优先”原则和促进节能对于缓解电力需求的预期增长至关重要。在许多情况下,直接电气化是一种无悔的选择,它为社区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好处,提高了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和效率。
——可再生能源:加速可再生能源部署,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是实现净零能源系统集体努力的关键要素,同时充分尊重每个国家决定其能源结构的主权。
——协调能源系统规划:在七国采取协调一致的能源系统规划方法,有助于实现及时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系统转型,同时将搁浅资产的风险降至最低。
——灵活性是先决条件:在走向脱碳的过程中,灵活性的需求,包括需求侧的灵活性,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应安全至关重要。因此,灵活性必须在所有时间尺度上显著提高。七国同意共同努力,确保整个地区的电力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并致力于合作开发储能潜力。
——(可再生)分子的作用:确认氢等分子将继续在难以脱碳的行业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及它们在稳定脱碳电力系统中的基本作用。七国致力于建立和提高氢气的可用性,以推动实现净零经济。
——基础设施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将发生重大变化,其特点是电网容量大幅增加,在配电、输电和跨境等各个层面加强电网,并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电网。电网稳定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制定路线图以实现脱碳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健运行至关重要。
——经得起未来考验的市场设计:这种设计应激励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灵活性、储能和输电基础设施的必要投资,并允许高效调度,以实现可持续和有弹性的能源未来。
(责任编辑:综合)
-
诺贝尔化学奖给了“量子点”:有望颠覆光伏产业,替代硅晶太阳能?
北京时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Moungi G.Bawendi、Louis E Brus,俄罗斯科学家Alexei l.Ekimov,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 ...[详细]
-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能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而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大, ...[详细]
-
9月19日,坦桑尼亚朱利诺水电站7号机组定子完成吊装。定子是发电机中“静止不动”的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通过铁芯中的旋转磁场,与转子配合产生电压。一个可靠、稳定运行的定子 ...[详细]
-
近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总承包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500兆瓦光伏项目首列班列发运在郑州举行发运仪式,承载着该项目50个40尺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中豫号”从郑州陆港缓缓驶出,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发运高 ...[详细]
-
当地时间13日,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公布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对俄罗斯施加多项经济制裁,但欧盟仍是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的最大购买者。据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统计,今年2月24 ...[详细]
-
8月18日,《日本经济新闻》17日发表题为《中国在可弯曲太阳能方面的基础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一文,称中国在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能力不容小觑,“日本的基础研究实力相形见绌,需引起重视。”《日本经济 ...[详细]
-
日前,全球最大在建海上风电场Dogger Bank已就第四期场址Dogger Bank D发起了公众咨询活动。Dogger Bank海上风电场位于英国北海,离岸130公里,分三期建设,每期1.2GW。 ...[详细]
-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能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而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大, ...[详细]
-
苏通社7月25日报道,苏丹油价在三个月内迎来第四次上涨,现一公升汽油售价760苏丹镑约1.36美元)。观察人士指出,燃料价格直接反映在生产和运输成本上,导致基本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苏经济学教授表示,苏 ...[详细]
-
据日本共同社当地时间9月12日报道,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下属的核燃料循环工学研究所承认,本月8日工作人员在对位于茨城县东海村的该研究所钚燃料第三开发室内的手套箱进行定期检查时,发现了放射性物质引起的 ...[详细]